20080819-20080819 日湯真山行程記錄


這次黑假系列本來安排兩個山頭:日湯真(1,702m)、西大武(1,894m),
共用北大武登山口(1,575m),計算爬高值為 446m。
但從還沒有上路(阿飄節剛過?!)一向很乖的小白狗就出了狀況:輪胎破了!
若使用備胎上路而沒再有備胎對今天的路程風險太大,
只好等輪胎行開門又將問題搞定,
上路時間已經比預定晚了一個多小時。
接著又是迷路、又是小白狗鬧脾氣、又是路況天氣和想像的差太多,
一連串的狀況迫使西大武取消,
於是成了計算爬高值僅僅 127m 的阿飄月墮落之旅....
領隊:慶祥   記錄:英峰  
參加人數: 2  
參加人員: 慶祥、英峰
預定行程 20080819高雄 → 佳平村(入山)→ 北大武登山口 → 日湯真山 → 北大武登山口 → 西大武登山口 → 西大武山 → 西大武登山口 → 北大武登山口→ 佳平村 → 高雄
實際行程 20080819高雄 → 萬金天主堂(路過)→ 佳平村 → 北大武登山口 → 日湯真山 → 北大武登山口→ 佳平村 → 萬巒 → 潮州 → 高雄

20080819 天氣:多雲午後雷陣雨
 
這次定位為日後日笠縱走的探路行程。預計開車到北大武登山口,往返日湯真山,搭配上西大武,單天行程算是合理而令人期待的
 
 08:30預計出發時間。但在行前發現小白狗右後輪氣壓只有約 1.4kg/c㎡(合理值約 2.2-2.4kg/c㎡,前一天檢查還 OK),找到一個釘子。顧慮到今天的行車路況不能ㄍㄧㄥ著上或是沒有備胎,只好等輪胎行開門了
 09:45終於搞定,上路了,希望節外生枝的事就此打住。通常若要去高屏山麓北段由 [國10] 接 [國3] 從里港經高樹、大津前往是個好主意,南段則從 [台88] 接 [國3]、[縣189]、[台1] 從枋寮前往。這次偏就是中段,從地圖看正是超尷尬的地帶:往北也要繞、往南也要繞。領隊 overtime 是屏東人,懂得公路地圖沒畫的小道,就由他帶路吧。
 10:20到萬巒的 7-ELEVEN 買好中午的飼料。接著要找佳佐、赤山到沿山公路 [縣185],再到佳平村辦入山。不知在地領隊 overtime 出了什麼差錯,竟然不是故意地路過且瞻仰了一下萬金天主堂,還闖入了田間的小路,繞啊繞,然後還遇到一段兩邊樹木茂密的綠色隧道,最後終於來到沿山公路,比預定要出現的路口向北偏移了約 2.5 公里。在這段迷路之旅中雖然耽誤了些時間,多繞了許多路,但多看到的景物是讓人愉悅的
 10:55到達佳平村找警察北北辦入山。因遠處有颱風生成,北北建議改到笠頂山(免辦入山)或萬安親水公園去玩也不錯。謝過了北北,領隊決定維持原計畫
 11:16出現了叉路,左往泰武村、右往佳興村,旁邊還有一個大路標 "逍遙山莊"。猶豫了幾分鐘(後來搞清楚了,這個泰武村是 "庫拉路斯" 部落,不是剛才那個又叫做 "佳平村" 的泰武)。取左
 11:27來到了第二個大分叉口,這個標示有清楚,取 "往登山口" 方向。這裡應該就是所謂的泰武村吧。往後還有一小段柏油路,然後路寬縮減,變成了水泥路,並有幾段路面損壞在進行修路工程,最後變成了窄窄彎彎的水泥路
 11:45汽油味越來越重,但路寬不足以超車或會車,想說再前進一些也許會有較寬處可以停車檢查。後來味道重得實在是太不像話了,只好停下來檢查:引擎蓋打開有很重的油味但沒有明顯的洩漏,油箱蓋附近也有油味。這下大不妙,八成是 EVAP 系統在作怪。關掉一切電源,小心將油箱蓋轉開一點點,果然高壓的汽油蒸汽夾著汽油馬上大量衝出來。因車子停在上坡的狀態,加油口處於較低處,為抒解還困在油箱裡的高壓油氣,只好忍痛洩放掉好幾公升的汽油!聽到油箱稍微回復原狀的聲音,先關閉油箱蓋,再往前開一段路(還好這幾分鐘都沒人車經過),終於找到一處路邊稍寬且有樹蔭處,停好車,再進行後續的油箱洩壓,並趁機把午餐解決
 12:17進一步檢查,要不是油箱通氣調壓單向閥就是活性炭罐阻塞,這都不是可以隨手修復的,只好半開油箱蓋應變。暫時不再有變成火車或炸彈的危險,就繼續上路吧
 12:21連最後的 "兩條水泥" 路面也消失了,一整個就是大大小小石塊堆起來的路。路況越來越糟,有些地方還要下來搬石頭填洞洞,甚至有些較濕滑的路面還要先後退一段,稍稍助跑,再半衝半滑地溜過去。X!這是什麼阿飄路面,北大武王子 crocodile 昨晚還說到登山口小車 OK...
 12:36路邊出現告示牌 "禁止車輛進入,前有坍方!" 找個稍寬處把車停好。這時從路邊往下看去,是一個很深的崩塌,似乎是溪流的源頭。若不是雲霧湧起,應該非常壯觀!
 12:41開始上路吧。雖不知離登山口還有多遠,但若像剛才最後一段的路況,走路也不見得會慢多少
 12:44轉個小彎,過了一段不算嚴重的崩塌地,約兩百公尺,就出現了北大武山登山口。根據 "北大武山國家郊野步道" 告示牌,似乎往日湯真山的路和往舊筏灣的古道開始時有一小段重疊,於是開始往古道
 12:47走了一小段路就出現了一座非常高級的文川,妙的是上面的門聯——
上聯:門迎天下急先鋒
下聯:戶送逍遙一身輕
橫批:浩瀚大武廣結善源
當然最(不)妙的是找不到向左上切的路
 12:52退回登山口再看個仔細,原來往日湯真直接就要往上切,和古道沒有重疊。好吧,上路!和預定計畫已經晚了 82 分鐘了
 13:04前一段的路幾乎是沿著公路邊的稜線陡上。這時向右離開路邊上方。右後方有一假路跡匯入。注意了,回程不要走錯!往後這段路相對的比較平緩,在林子裡漫步,舒服極了
 13:18好樣的結束,開始又一個大坡
 13:21第一個大坡結束,出現一個假的假山頭,其實只是從稜線這邊跨走到那邊。接著的這段路和真笠鱈葉根稜線很像,地圖上看起來很平緩,其實有許多的上上下下
 13:26出現了繩子,當然同時又跟著一個大坡。大坡過後又是稍微平緩的上坡
 13:32來到日湯真前真的假山頭,真的山頭已經不遠了。這裡向西南側是斷崖,景觀應該不錯,但是雲霧開始湧上來了。這裡左邊(西南)是斷崖,應該就是從鱈葉根山徑真笠山山徑方向看過來的狗耳尖右邊斜削下去的部分吧。路就沿著崖邊繼續前進,透過樹枝與雲霧,想像著若再清朗些,這景色將多麼壯觀!
 13:35沿著崖邊的路前進,走過了一處鞍部地形。這應該是日湯真真假山頭中間的平緩帶了
 13:37眼前忽然出現了怪怪的東東,怎麼沒記得有看過前人的記載?走近一看,是有太陽能板的緊急救災救難設施,看來還蠻新的
 13:39到達三角點。很反常地,只有孤伶伶的一個樁子,不像其他山頭會有一大堆政府或民間放置的名牌。再往前一探,原來牌子都躲在前方約十公尺處一個較寬廣的平台,還有前人用樹枝石塊設立克難的長條 "椅子"。借個牌子再照一張。從這處平台往西北方向再前進,就是前往鱈葉根山的稜線。雲霧上來得很快,不要說眺望鱈葉根,連稜線稍遠處也很快地消失無蹤。日後的夢幻日笠縱走就是要從這裡切下消失在雲中的 80°坡,再朝著想像中 340°的方位前進
 14:00休息夠了,夢想過了,還是該踏上回程了。距離預定的行程已經延遲了七十分鐘
 14:26根據來時的定位,離開日湯真假山頭後的起伏平緩路要原則向東,然後下大坡往東南。可是 overtime 領隊到了下坡段前選擇了一條看起來更大條向左前(東北東)的陡下坡路。這段路林相規律而優美,更特別的是每棵樹上都有一個 "名片夾"。根據地圖判斷,領隊有可能要帶往另一支稜線下到舊筏灣古道,再健行一段回登山口。這段路走來倒也賞心悅目。忽然,
overtime:學長,這段路剛才有沒有走過?
BWBear:沒!
overtime:那我們是不是迷路了?
BWBear:領隊說的就是!
既然領隊說迷路了,只好往回走,再找回原來的路,結束了這一段約十分鐘和有名片的樹的奇緣
 14:46回到登山口,和原訂計畫延誤 76 分鐘。這時霧氣很重,約略有山雨欲來的感覺。考量時間、天氣、路況與鬧脾氣中的小白狗,決定取消西大武行程。這時遇到一位住在潮州的北北,正好騎機車來這裡 "散步"(往返檜谷山莊),稍微聊聊天,還請他幫我們拍下此行唯一的團體照
 14:58踏上歸途。且慢,領隊說,就這樣回去太廢了,還要加點行程......
 16:20萬巒豬腳...
 17:10潮州燒冷冰...
 18:15回到高雄。哈,還不知道是不是該感謝阿飄,此行一直狀況不斷,卻也創下黑假系列最墮落的一次!
 

附註說明:
 
  1. EVAP (Evaporative Emissions Control) 系統為汽車上用來防止燃油蒸汽擴散到大氣的裝置。主要的構造為油箱通氣調壓單向閥 (vent control check valve)、活性炭罐 (activated carbon canister) 和控制回路(常為溫度感應器、真空感應器和真空管路或電子電路)構成。油箱通氣調壓單向閥當油箱內壓力低於大氣時允許大氣經活性炭罐進入油箱,並將吸附於活性炭的油氣帶回油箱。當油箱內壓力大於大氣壓超過設定閾值(例如大熱天且震動劇烈)時,容許油氣進入活性炭罐並以活性炭吸附燃油分子,其他的空氣再排放到大氣。活性炭罐除了上述功能外在引擎停止或未達工作溫度時可吸附來自進氣歧管 (intake manifold) 或節氣門室 (throttle chamber) 未燃燒的油氣,等引擎到達工作溫度且真空度大的狀態下,打開排空控制閥 (purge control valve) 讓外氣通過活性炭將其中吸附的油氣排空到進氣歧管。這系統平時默默地愛地球,很少引起注意。一旦單向閥負壓向堵塞且油箱蓋負壓閥同時堵塞(機率甚少)則會引起油箱真空,造成供油不順,無力或熄火,和其他供油問題的鑑別診斷是症狀往往發生在引擎運轉一段時間後,且油箱蓋吸住不易打開。單向閥正壓向堵塞則導致油箱高壓,症狀輕則為聞到些許油味卻找不到洩漏,且開油箱蓋時油氣溢出壓力過大;重些則為影響到噴油嘴回流,造成過度噴射,在進氣端的油氣溢流大於活性炭罐的吸附能力而在炭罐周圍產生濃烈的油味,並可影響引擎出力,這時若打開油箱蓋會有大量油氣和燃油突溢;最嚴重可導致油箱或油管爆裂釀成巨災。這類症狀平常在市區平穩行駛時很難發生,或很輕微,經常都在大熱天連續行駛爛路或連續彎路後。和其他漏油性的故障最大的鑑別診斷是油箱壓力很高且通常找不到明顯的漏油點。活性炭罐的故障依不同部位不同型態的故障法而有各種不同症狀,太複雜了,就不在這裡多加敘述了。這些故障在有較新的電腦自我診斷系統(例如 OBD-II)的車輛可能會顯示相關的故障警告和故障碼,但在較舊的系統(OBD-I 以下)就要靠經驗和警覺來發現
  2. 依據這次的路況,不建議以一般小車前往登山口,至少不建議以 Sentra 331 這類 13" 輪胎的前輪驅動的轎車前往。15" 以上輪胎的車輛,最好是四輪驅動的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大輪子的打檔機車(散步北北就是騎那種)也是可以。不管使用哪種交通工具,尤其最後約五公里的路路況惡劣,請注意交通安全
  3. 這次計算爬高值僅僅 127m,比爬半屏山還少,但實際上有許多地圖看不到的上上下下,對於單天假期想磨磨腳底燒燒脂肪的伙伴來說應該還不會太失望。還有一個可能的補償法:車輛就停在兩條水泥甚至水泥路的盡頭附近尋找寬廣而不妨礙他人處,再步行前往登山口